dadada大树 发表于 2016-11-24 09:43

邵阳——崛起的新城

邵阳又叫宝庆,邵阳人叫宝古佬,这些个称呼是宋朝沿用下来的,其实邵阳远不止宋朝的历史,向前追溯可到春秋战国。邵阳虽算不上是什么人杰地灵的好地方,但也拥有几千年的历史,倒出现过一些名人,不过在滔天的历史长河中,不过是一叶扁舟罢,资水北流,沧海桑田。    宝庆是座老城,至今还保留着千百年前的风俗习惯,如,三月三,艾草煮鸡蛋,过年熏腊肉、猪血丸子。邵阳的方言也可以看到一丝古汉语的余韵,“恰馒馒”“贼古子”“麻怪”“膝波罗”。不过这些东西也快禁不住时间的冲刷,慢慢的越来越淡,一些人一些事真的快变成了故事。曾经口口相传的故事也在80、90后年轻人的脑海中消散,再也无法绵延下去,因为文化脱离实际太久,就像没了根的树,迟早消亡,就像神话故事,虽然很熟,但是说不清楚。宝古佬依旧生活在宝庆,可对宝庆越来越陌生,曾经遇到的一位在邵阳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在邵阳迷了路,他问我东关桥在哪,我,我,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,我也不知道。因为现在再也没有东关桥的说法了。不仅如此,还有一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也在现代经济建设的浪潮中轰然崩坍。

    邵阳在建设、在发展,鳞次栉比,高耸如云的大厦像受了潮后快速生长的霉菌般飞速生长,每次回来,邵阳都有一个新的样貌。紫东公馆、宝庆皇府、志成新世界、宝工开发区,这些名词对于我来说就像物理高数某些专业词汇一般生疏。机器轰鸣代替了锣鼓喧天,古城老巷变成了商业中心。我有时真的好奇,这些高楼是怎么盖出来。新的来了,旧的是不是都该走了?

    苏荷,紫鑫天天爆满,霓虹,音乐,似那匍匐的洪荒巨兽发出震聋发聩的咆哮。陈旧苍老的古建筑在重金属和汽笛声里摇摇欲坠,抖落尘埃。

    古城墙,这是唯一可以彰显邵阳不是一座新城的建筑,窑烧的青砖,打磨过的石块,气派的城门,高耸的城墙,曾抵御过多少流兵贼寇的骚扰,纸糊的长沙,铁打的宝庆,过去曾是多么风光。在这城墙上曾有多少将士流过英雄血、望过故乡月,命途多舛的它也遭受过多少次几近摧毁的劫难,所幸它能遗留至今。
    如今城墙旁修建起一座座高楼,城墙上拉起了晾衣绳,挂满了色彩斑斓的衣服、还有床雪白的被子。那些为城中百姓死守城池将士们永远不会想到,有一天,他们流尽血也要守住的地方,会出现那一抹白。我不该为此伤怀,在这里,百姓性命攸关的门户,流血不流泪。也许这值得庆幸,因为至今它还能保留下来,那些捐躯的将士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的英魂,还能再这停靠。不过谁也不知道,这里是不是有一天会被经济,被GDP占领,在挖掘机工作下移为灰烬,然后在忠骨之上建起高楼,然后变成短暂的回忆,然后。。。。
    水府庙位于资水和邵水的交汇处,里面祭祀着水府、文昌诸神。在古代这里不仅有前来祭祀,祈求平安的信徒,也有来游玩的文人墨客,如逢佳节良辰,水府庙热闹非凡。不过如今的水府庙显得有些凄凉,生锈的锁将军倚在朱漆褪尽、显得有些斑驳的门上。我只能透过高高的铁栅栏看里面的景象,几棵老树枯朽衰亡,地上满是堆积的树叶树枝,随风乱舞的塑料袋,水府庙上的瓦片受损严重,椽上的红漆在风雨中褪色发白。曾听人说神是靠信徒的信仰和香火延续寿命的,可如今水府庙时常大门紧闭,信徒们再也不能进去供奉祈祷,水府神今安在?这里仿佛是一座易了主的宫殿,曾经的辉煌,如今的落魄,心中五味杂陈,难以言表。
    邵阳作为一座上千年的古城,可除了史料记载外,没有东西能够证明它存在了千年。经济!经济!经济!手上的钱才是人们看得到的东西、实在的东西,可是远逝的文化谁又想过,也许不久后邵阳将变成一座没有文化的文明空城。

@千里东风一梦遥 发表于 2017-1-17 22:18

邵阳,加油⊙▽⊙

斋公散人 发表于 2016-11-24 19:47

前天我在水府庙门口终于碰到了从里面出来的人,我正从门缝往里看,他问我“你看什么?”我说怎么老不见开门呀?你是老板吗?他说他不是老板。但他知道里面在维修,茶馆地板坏了。估计还要几个月才行。我又问“那这里归谁管理呀?”他说是文物局管理。

老唐-括辩 发表于 2016-11-24 20:32

欣赏。

cr丨丶云天 发表于 2016-12-13 20:47

努力~~各位。。。












static/image/common/sigline.gif

邵阳老酒 发表于 2017-1-10 16:04

远逝的文化谁又想过,也许不久后邵阳将变成一座没有文化的文明空城。

dadada大树 发表于 2017-1-11 08:28


斋公散人 发表于 2016-11-24 19:47

前天我在水府庙门口终于碰到了从里面出来的人,我正从门缝往里看,他问我“你看什么?”我说怎么老不见开门 ...
只是举例说明,在邵阳即将毁灭的文物太多,不能一一说明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邵阳——崛起的新城